产品知识

固液分离用高效水力旋流器组的设计

2013/7/26 16:25:33

水力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及相应的性能指标变化范围很大,如旋流器直径可在10-2500mm之间变化,分离粒度可在2-250um间变化等。设计与选用旋流器时候,应考虑旋流器结构参数(如直径、开口尺寸等)、操作参数(如给料压力、安装倾角等)、进料性质(如密度、浓度、粒度组成等)。
下面简要分析高效水力旋流器组用作分离设备时候各主要参数的设计与选用。
1)旋流器直径
    旋流器直径主要影响生产能力和分离粒度,通常随旋流器直径的增大,生产能力和分离粒度都会增加,这表明不能简单地利用几何相似准则进行高效水力旋流器的模拟与放大。实际工作中可借助分析图来确定选利器的直径。在保证分离指标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选用大直径的水力旋球器,这是因为大直径高效水力旋流器操作简单且不易堵塞。
2)水力旋流器组考口尺寸
    旋流器的开口系指进料口、底流口及溢流口,它们的尺寸对水力旋流器的性能有明显影响。水力旋流器底流口与溢流口枝江之比成为排口比,其值一般在0.15-1.0的范围内。排扣比对流量分配、分离粒度及分离效率都有很大影响,对应于最大分离效率的排口比在0.35-0.60之间。
3)溢流管插入深度
    随溢流管查毒深度的减小,水力旋流器生产能力增大,但分离粒度降低,同时分配比(低流量与溢流量之比)增加。推荐的溢流管插入深度为(0.33-0.50)D或0.4D。
4)溢流管壁厚
    研究表明,增加溢流管壁的厚度可改善分离效率,降低高效水力旋流器组内部能耗,并能略微提高旋流器生产能力。溢流管壁厚的设计应使溢流管外径不超过(D-2d)。国内最近的研究表明,将溢流管外壁加工成环齿形有助于提高高效水力旋球器组的分离精度。
5)旋流器锥角
    随着水力旋流器组雄角的增大,分离粒度变大。因此,建议固液分离用旋流器组采用小锥角(<15°),但若处理高浓度粗颗粒料浆且不要求很高分离效率时候可以采用大锥角(>40°),以防底流口堵塞。

    关于固液分离用高效水力旋流器的设计,还有一半的部分没有介绍完,那么我们就放在下一篇文章中讲解。